近年來,重慶市璧山區牽住科技創新“牛鼻子”,產業轉型提速,高質量發展動能強勁。目前,璧山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00多家,智能裝備、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產值占比超過85%。璧山正朝著科技創新策源地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生成示范區的發展目標穩步邁進。
如何讓電動汽車充電樁體積更小、充電速度更快、使用壽命更長?重慶大學教授陳顯平經過多年攻關,研發出一種新型半導體芯片,可讓充電樁體積減小30%,壽命延長2年以上。技術雖然突破了,但陳顯平卻犯了難——缺乏中試環節和開發資金,成果轉化一籌莫展。
2019年,陳顯平找到璧山區專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國有獨資企業——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詳談后,雙方達成一致:陳顯平團隊以科研成果評估值入股,研究院參股,共同成立重慶平創半導體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平創半導體公司成立1年,就實現了自主研發的智能充電樁在10多個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推廣應用?!标愶@平說。
近幾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新興產業篩選成熟科技成果,并進行“孵化+推廣+迭代”全生命周期培育,孵化11家高科技企業,100多項科研成果加快落地。
用市場化手段喚醒“沉睡”的科研成果,僅是璧山科技創新的一個縮影。“堅持以系統思維抓創新?!辫瞪絽^委書記藍慶華表示,璧山從人才、研發、產業、資本等多方面打造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初步構建起了包括1個創新生態社區、3個不同類型的科技創新平臺以及若干企業自主創新的“1+3+N”科技創新體系。
圍繞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璧山實施“企業成長計劃”,鼓勵民營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組建專業技術研究院,打通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應用的鏈條。目前,璧山全區企業建立研發機構200多家,研發投入強度達2.9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建立研發機構占比47.1%。
為解決創新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和人才難題,璧山組建了創業種子投資基金、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高新技術股權投資基金,構建涵蓋種子、天使、創業、產業引導、產業投資的基金集群。政府對企業招納的高新技術人才進行資助,并提供住房保障、入學就醫就業等服務。
去年,璧山區出臺了鼓勵科技創新25條政策,著力破解科技創新的瓶頸制約。比亞迪在璧山建設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產業全球研究中心,研發推出了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刀片電池;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成立不到兩年,完成600余項專利申請,成功研發全球首個玻璃基板上最小間距的新一代光電顯示屏;川鐵電氣(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法國一家公司超級電容技術,在璧山建設超級電容項目全球研發生產基地,實現國外全套先進技術及產品國產化……跨區域、跨國界配置創新資源,一大批新技術、新成果在璧山落地轉化,創新之花結出累累碩果。(經濟日報2021年3月)